博物FUN | 老舍纪念馆:逛丹柿小院,品北平之秋
“秋天一定要住北平。天堂是什么样子,我不晓得,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,北平之秋便是天堂。”老舍先生笔下北京的秋天字字入心。如今,老舍先生曾居住16年的丹柿小院成为人们的“追秋”胜地,两棵老柿树依旧枝繁叶茂,挂满丹红的果实,这座小小的院落,不仅是这位“人民艺术
“秋天一定要住北平。天堂是什么样子,我不晓得,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,北平之秋便是天堂。”老舍先生笔下北京的秋天字字入心。如今,老舍先生曾居住16年的丹柿小院成为人们的“追秋”胜地,两棵老柿树依旧枝繁叶茂,挂满丹红的果实,这座小小的院落,不仅是这位“人民艺术
1984年3月15日上午九时,初春的北京还透着寒意,民族文化宫里却暖声盈盈。文联、作协、首都高校的老教授陆续落座,人群里不时传来低声交流:“这可是老舍先生第一次大规模的诞辰纪念。”
1951年2月的一个傍晚,北京城刚刚点亮街灯,西长安街上仍有残雪。周恩来在结束一天会议后,没有直接回西花厅,而是一路驱车来到地安门外。车停下,他推门下车,对警卫员淡淡一句:“去老舍家。”